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 >> 地方经验
  • 2025
  • 04/09
  • 09:11
  • 访问量
  • 字体
  • 分享

织金县构建大应急指挥综合调度中心推行双“141”工作体系初见成效


本报讯 记者张安妮报道 成立4个安全工作服务组,配置危化品、矿山、水上、地灾等专业救援小队……近年来,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推进安委办及应急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构建大应急指挥综合调度中心,将县安委办和应急指挥中心整合办公,并推行双“141”工作体系,目前初见成效。

据该县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双“141”工作体系,一方面指工作架构,即1个总体思路、4个工作机制、1套处突方案;另一方面指工作流程,即1个平台调度、4个综合服务组、1支应急救援力量。

从工作架构上说,1个总体思路即大应急指挥综合调度中心遵循以下总体工作思路,明确日常防范不出事、出事能快速控制处置总目标,由县委督查服务中心和县纪委、县委组织部抓好督查,压实包靠联系乡镇(街道)县领导、行管部门以及乡镇(街道)责任,固化会商研判、预警信息发布、统筹调度、跟踪督导四项工作内容。4个工作机制是根据一年四季安全风险特性情况,研究制定汛期灾害防范应对、节假日应急指挥会商、低温雨雪凝冻天气应对、森林火灾防范应对等4个工作机制。1套处突方案是发生突发事件灾害后,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程序。

从工作流程上说,1个平台调度为大应急指挥综合调度中心开发的智慧平台,大应急指挥综合调度中心工作人员依靠其巡查监控各灾害点情况。4个综合服务组为县应急指挥中心与县安委办综合监管组力量整合,成立煤矿、自然灾害、行业部门及乡镇(街道)4个安全工作服务组,分时段、分领域、分单位定期开展全覆盖综合检查服务,同步对大应急指挥综合调度中心工作情况进行跟踪核查。1支应急救援力量指将织金县矿山救护中队转型升级为织金县应急救援大队,并逐步配置危化品、矿山、水上、地灾等专业救援小队,以提升多灾种应急处置能力。

在特殊时段,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或县领导须坐镇大应急指挥综合调度中心进行统筹指挥,同时调度县领导到所包靠乡镇(街道)进行现场指挥。启动应急响应后,县应急管理、气象、水务、自然资源、公安等14个重点单位集中办公。

据了解,“141”工作体系已初显成效。2024年6月21日,强降雨导致织金县实兴乡停电。织金县大应急指挥综合调度中心接到该乡紧急求助信息后,现场参加值守的电力部门立即安排调度抢修,仅10分钟就实现通电。

同日,双堰街道桂花社区56户163人因强降雨亟须转移。转移需经过一段铁路,但因火车通行时间不明确,现场工作人员不敢贸然组织群众进行转移。接到求助电话后,参加值守的交通运输部门立即与铁路运行公司联系。获悉1小时内无火车通行后,相关人员快速实施了人员转移。